土木工程学院“砼心”志愿服务小分队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学习、爱社会、爱祖国的精神,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按照校团委相关要求,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2016年8月9日-11日,徐佰卓老师带领“砼心”志愿服务小分队11名成员奔赴长春市九台区兴隆镇前岗子村,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精心准备,确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土木工程学院分团委高度重视2016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接到相关通知后学院就开始策划安排今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联系社会实践基地,并进行相关筹备工作,多次与当地前岗子村村委会进行沟通联系,了解前岗子村所在地留守儿童的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为顺利开展本次实践活动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同时学院对小分队成员进行了多次培训,确保每名成员都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熟知活动的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预案。

二、任务明确,力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做真做实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九台区兴隆街道党(工)委高书记和前岗子村杨书记的的大力支持,对于土木工程学院本次“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大力的支持,也表达了希望将这一活动长期开展的意愿。

九台区兴隆街道前岗子村共有六个社,五个自然村,土地面积397公顷,儿童和孤寡老人家庭,该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缺乏能够带动村民致富的集体经济项目,每年农闲时节仍有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增加经济收入,这一情况直接导致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入城市,对于未成年儿童和失去劳动能力老人如何抚养赡养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到达前岗子村后,小分队成员不顾旅途劳累,冒着酷暑与杨书记立即开始了走访和慰问,在三天的时间里深入前岗子村五个社十余户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家庭送,通过交谈了解到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父母离异后由爷爷奶奶照顾生活,加之老人年龄较大,在日常学习上缺少方法,沟通交流少,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由于当地教育资源的整合,也增加了所在家庭子女的教育支出(住宿、交通),很多家庭承担的经济压力较大。虽然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较大的扶持,仅仅依靠少有土地和低保救助,在根本上无法解决他们的贫困难题。每到一户,小分队成员都会送上精心准备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留守儿童及爷爷奶奶拉家常,亲切交谈,详细了解留守和单亲儿童在生活、学习以及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当小分队成员得知单亲女孩刘济嘉学习兼优,奶奶单独抚养供其上学,平时经济压力较大,决定与她进行一对一资助,并鼓励其好好学习,将来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

在孤寡老人烈属九十高龄李奶奶家,独自抚养孙子上大学的事迹更是让在场的小分队成员纷纷落泪。每个家庭的故事都让小分队成员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也让我们从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奉献爱。我们将会将这种服务精神一直发扬下去。

通过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所有的小分队成员看到了我们国家在党的十八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关注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当做一种思想,一种行为,根深蒂固,深入开展下去。“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仅加深了当代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今后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土木工程学院

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