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中文名称:隧道施工技术

英文名称: Tunneling Excavation Technology

课程号:0102048

授课对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6学期 

学时数:32

学分数: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岩体力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等

后续课程:相关专业课

开课教研室: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研室

执笔人:房昕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隧道施工技术》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它研究的目的在于隧道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的应用,它的任务是讲授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和施工管理三个方面的知识。

2.知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隧道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在隧道领域工作打下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松弛荷载理论和岩承理论在支护类型的区别。

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培养学生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工程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

1)绪论

介绍了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过程和我国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山岭隧道施工

介绍了岩石的基本性质和围岩分类、上岭隧道常规施工方法,凿岩机械与工具及设备台数的确定、爆破材料性能和隧道工程常用炸药、起爆方法、炸药用药量的计算、初期支护类型、选择原则和参数取值范围,喷射混凝土工艺及其机械设备、隧道二次衬砌、隧道防排水措施以及隧道开挖辅助稳定措施。

3)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施工

介绍了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对隧道工程的影响,主要介绍膨胀性围岩、黄土地段和断层地段进行隧道工程施工采取的施工方法、工程措施、注意事项。

4)盾构法施工

介绍了盾构法施工的优缺点、适用条件、盾构的类型、不同类型盾构施工方法和步骤。

5)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

介绍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选择,隧道施工各项管理工作。

2.教学要求

1)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隧道工程施工各个方面的知识;

2)掌握隧道工程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施工方法;

3)具备从事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能够根据施工条件对隧道工程施工提出合理的技术要求。

3.时间分配和进度

1)绪论 2学时

2)山岭隧道施工 18学时

3)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施工 4学时

4)盾构法施工 4学时

5)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 4学时

4.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1)新奥法基本要点,隧道施工前预设计,量测与信息反馈修正设计,初期支护设计,隧道施工辅助稳定措施设计,二次衬砌设计,新奥法修建隧道防排水设计;

2)隧道施工基本方法,隧道矿山法(包括传统的矿上法和新奥法)施工,隧道开挖方式,隧道支护技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

3)隧道新奥法施工程序与原则,新奥法施工基本方法,隧道施工开挖方法,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支护结构的施工,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5.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以隧道设计施工两大理论和围岩等级划分为理论依托,与之相关的课程有土力学、基础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和隧道施工技术等。

6.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陈建平、吴立编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地下工程概论》关宝树、杨其新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公路隧道施工》黄成光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建筑施工机械》曹善华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隧道施工》于书翰、杜谟远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四、大纲说明

1.习题

2.实验

3.考核

1)期末成绩(占50%70%)加平时成绩(30%50%)。

2)根据需要,可采取读书报告的方式或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考核。

4.其他

课堂讲授为主,部分章节使用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