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中文名称: 工程材料力学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Materials Mechanics

课 程 号: 0220062

授课对象: 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 3学期

学 时 数: 48

学 分 数: 3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 建筑结构、无机非金属材料

开课教研室:力学教研室

执 笔 人: 崔亚平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本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固体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掌握构件在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强度、刚度的计算。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的力学分析基础。

2.知识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顺利掌握本课程所学内容。学生应掌握逻辑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具备理论计算的基本能力。

3.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物体平衡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了解杆件受拉、压时的力学性质,具备对杆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的能力。

学生应对本学科的最新理论和发展动态有所了解,自觉将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

1)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解析法。

2)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应用平衡方程求解物体及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3)轴向拉压杆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应力集中概念。

4)扭转

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间的关系,实心和空心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强度计算,扭转变形的计算方法。

5)受弯构件

梁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画法,截面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方法,梁的切应力强度及刚度计算。

2.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解析法。

2)熟练掌握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并熟练应用平衡方程求解物体及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3)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了解应力集中概念。

4)掌握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间的关系,掌握实心和空心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强度计算,了解扭转变形的计算方法。

5)熟练掌握梁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画法,掌握常见截面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方法,了解梁的切应力强度及刚度计算。

3.时间分配和进度

1)平面汇交力系 6学时(工程力学概论2学时)

2)平面任意力系 12学时(习题课4学时)

3)轴向拉压杆 10学时(习题课2学时)

4)扭转 6学时

5)受弯构件 14学时(习题课4学时)

4.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任意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和梁弯曲变形的内力图及正应力强度计算。

难点:梁的内力图。

5.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工程力学以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为基础,以构件的内力和强度计算为主。

6.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工程力学》邹建奇等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材料力学》孙训方等 高教出版社2002

《材料力学》单辉祖等 高教出版社1999

《工程力学》范钦珊 高教出版社2006

《理论力学》董云峰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四、大纲说明

1.习题

本门课程的作业主要为课后习题,根据授课内容练习,意在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更好的理解。其中为分基本题目和与工程有关题目作为作业,作业量不少于20题。

2.实验:

3.考核

本课程为考查,要注重平时考核,也要注重与工程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考试成绩评定: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4.其他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板书、和课堂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解及在工程中的作用。